其实,搜索引擎对结果的呈现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算法、排序规则决定,并不是简单由“新发布的内容”决定。下面就来看看这些影响排名的因素,以便在做优化时“投其所好”。
搜索引擎首先要确保呈现结果与用户的搜索需求精密相关,这里的相关包括关键词在网页中出现的位置、频次(密度)。对于构成绝大多数自然搜索结果的资讯内容来说,关键词在正副标题、首段、正文中出现的位置、频次(合理的),对于搜索引擎的相关评判会有直接影响。在百度早期,内容与用户相关度的影响在搜索排序中的比重会占到七成。
以沃尔玛这篇新闻稿为例,核心关键词“沃尔玛”和“陈文渊”在标题和首段分别出现六次和三次。在搜索结果中,相关度更高的网页就会优先推荐给客户。
作为互联网动态更新的时效性内容源,搜索引擎会给予新闻网站以较高的权重。如果内容中带有比较明确的时间点信息, (如新闻发生的具体时间),更有机会被搜索引擎作为新鲜的时效性内容抓取,再综合其它各项指标判定索引和推荐。
如果内容紧贴热点,在百度新闻和网页时效性卡片中 获得展示的机会越大。百度在2017年3月宣布取消数据库时,其公告中强调的核心根源就是因为“时效性内容识别技术”的升级。
所谓内容质量,也就是内容能为用户产生的价值。近一年来非常明显的一个趋势是,百度正在网页和新闻搜索结果中过滤掉没有时效性,或被算法判定为营销内容的结果。即使是发布到门户网站上,也不会受到靠前的搜索结果推荐。
百度站方曾接受采访提到,“我们有个部门在过去半年时间内一直在调教算法,针对所有百度抓取的网页,教机器来判断时效性和内容质量,在前端展示,一些软文会被过滤掉,其他的不会发生太大变化”。
所谓用户参与度是指,构成用户参与的有阅读、点击、转评赞等互动行为,这些指标也是构成百度资讯指数的基础。用户对网页内容的参与度越高,搜索引擎认为其重要程度和受欢迎程度越高,页面则更有机会展现给用户。
一般来讲,社交类UGC内容如知乎、豆瓣等,招聘信息,分类信息,电商信息,股市行情,通常更新频度高,点击量大,所以排名会靠前。
新闻网站发布的资讯新闻,新闻价值决定用户参与度,看的人越多,所搜结果推荐越靠前,越靠前用户点击越多,累计循环。
除了搜索直接访问外,用户可能从其他网页链接的点击访问到内容,通过其他网页产生的关联越多,则更有利于长期的搜索长尾。对于站点来讲,内外链的数量,尤其是外部网页指向页面的锚文本数量、质量等。仍是搜索引擎判定网页价值的指标值之一。
关键词竞争度是最容易被忽视和不被了解的一个因素。但恰恰是影响搜索结果排序最重要的隐藏方面。所谓关键词竞争度,也指关键词热度,指该关键词在百度搜索的热度和收录的相关网页、新闻数量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某关键词被用户搜索的频次越高,热度就越高,相关网页,新闻收录的数量越大,竞争度越大,也同时意味着新发布的内容,影响百度搜索结果排序的难度越大。
以今年火爆的“这就是街舞”节目为例,相关网页收录170多万,资讯相关内容11万。这就意味着新发布的“这就是街舞”的内容,要和这170多万的相关内容进行PK。经过算法评估后,占据优势才有机会被用户搜索时看到。
其实所谓的算法规则、指数都是参考,内容能够真正为用户提供价值才是根本关键。就像百度官方在其“百度搜索引擎工作原理”中所描述,影响搜索引擎结果排序的影响,随着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在不断发展更新,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维度和答案。
搜索引擎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企业需要综合互联网、社交多渠道的新闻发布、内容营销是能够影响搜索引擎长尾最基础和性价比最高的手段。
专业客服为您解疑答惑